
这些年,我习惯于每年到嵩北玩玩,那里山青水秀、古韵悠然,总也看不够。
今夏又是一个伏天,市里炎热难耐,我和好友就驱车前往夹津口嵩北国家森林公园消暑。车一进山,但见公路两边绿意盎然,清凉之气穿窗而来,心里好生愉悦。山环路转,过隧洞,到公川。海拔高了,山上却是另一番天气,云遮雾罩、晦暗欲雨,远处传来一声声闷雷。在农家乐吃着午饭,窗外就淅沥沥地下起了阵雨。



饭后雨渐小,我们便直上嵩顶卧龙村,进入森林公园。说森林其时大多是松林,兼杂其它树种罢了。初进四五十步,经一石桥,名曰“酒泉桥”的,青石栏杆的柱头上雕刻着狮子和莲苞,显得古朴雅致。桥下有一石溪,想来便是“酒泉”了,透过浓绿的灌木丛隐约可见有山泉流淌,泠泠的水声在山谷里分外清脆。


过了石桥,就行进在松影道上了。只见这里的松林漫山遍野,茂密的针叶遮天蔽日,空气中散发着松香的气息,使人忍不住多嗅几下,顿觉心旷神怡。“唉呀,这里真是个‘森林氧吧’!”我们兴奋地说笑着,脚下踩着松软的落叶发出“簌簌”的响声。潮湿的土路上时常露出树木的根茎,高低起伏、交互穿插如不规则的阶梯,其间生长着的绿绿的、绒绒的苔藓令人舍不得踩将上去。路两旁松林里灌木丛生、野草遍地,叶子尖上还挂着晶莹的雨珠。雨后的蜗牛慢腾腾地爬出草丛趴在路上透气,冒着生命危险迎接我们这些远道而来的客人。我们高抬腿、轻落足,小心翼翼生怕误伤到这些可爱的生灵。


越往里走山势越高,路也越离悬崖近了,山下冷谷深深,侧傍一座天然石楼岿然屹立,远方少室山绵绵亘亘、隐约可见。过了石楼,我们喘着气继续上行不久就登上一座山亭,这里正是观少室山的最佳处——听涛崖。


站在观景台上向南放眼望去,巍巍少室犹如巨幅天然水墨画卷展现在面前。夏雨初收,山间岚气弥漫,云雾缭绕,连天主峰好似太虚幻境,空空蒙蒙遥入苍穹。朱雀隐处萁山横卧,犬牙交错飘渺于天际。环绕少林寺的五乳峰恰象青青罗带,连绵起伏,与西南诸山延融于洛川。山下阡陌纵横,灰白色的建筑物星星点点散布于四野,少林水库好比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其中。人常言“少室上有三十六峰,下有三十六寺”,我未曾考证,不得而知。正遐想间,忽一阵山风吹过,伴随着阵阵松涛,山下好像有钟声传来。哦!那是少林的钟声么?



过了听涛崖往东迤逦而上便能见到北魏京兆王墓。这大墓不高面积却有四五十平方,四围石筑,背依松林,面朝少室,乃这位出身显贵、身居高位却淡入空门、忧国忧民的一代高僧长眠之所。故此地也叫墓坡,是有来头的。

我们一行沿着崎岖的山路再往东向太室峻极主峰方向走,左侧是万亩松林,右下是万仞崖壁,崖壁下群山耸翠,偶尔可见林荫深处佛塔肃立,我想,那古寺是深藏里面的了。我们渐行渐高,松林也向西北渐斜下去,于是视野愈加开阔。自赏嵩峰远远望去,但见四围山形似碧浪一般,群峰朝揖,拱向峻极。那中岳主峰巍然屹立在层峦叠嶂之巅,凌空飞卧于连天摩云之际。使人高山仰止,心生敬慕之意!

到了赏嵩峰下的搠刀泉,天色不早该返程了,听着刀泉跌落崖下硠硠的清音,我们似闻伯牙操琴,醉心其中,真是一步三回首不忍归去啊!

归来有诗记游曰:
碌碌半生尘世间,
闲来且把青山看。
松风涤虑云解忧,
泉音润心乐超然。
我爱嵩山多奇峻 ,
嵩山启我智慧田。
天地大美内里具,
静心体悟方可言。
二零一六年八月作